Loading AI tools
英格兰童谣 来自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《倫敦橋》(英語: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)又譯《倫敦大橋倒塌了》[1]、《倫敦鐵橋垮下來》[註 1][3]、《倫敦大橋垮下來》、《倫敦橋要塌了》[4][5]等,是一首知名的英國傳統童謠。歌曲里所唱的「倫敦大橋」指的是倫敦橋,而不是倫敦塔橋。倫敦橋過去是連接泰晤士河南北兩岸唯一的橋樑,歌中所唱的就是老倫敦橋因年久失修而快要倒塌的事。[6]
歌詞的版本很多,通常第一段是這樣的:
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,
Falling down, Falling down.
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,
My fair lady. [7]
歌曲的含義還不清楚。可能只是簡單的與建造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時困難重重有關,但也有一些其他的理論。
起源理論中的一個是:歌曲和1014(或1009)年倫敦大橋被挪威奧拉夫二世摧毀的假設有關[8]。1844年由塞繆爾·拉寧出版的北歐傳奇挪威王列傳譯本包含了一段 Óttarr svarti 的詩。該詩有些類似童謠:
London Bridge is broken down. —
Gold is won, and bright renown.
Shields resounding,
War-horns sounding,
Hild is shouting in the din!
Arrows singing,
Mail-coats ringing —
Odin makes our Olaf win!
然而,由現代的翻譯中可以十分清楚的知道,拉寧當時以童謠為模子來進行他相當「自由」的翻譯,在一開始的詩中沒有提及倫敦橋,而這首詩也不太可能是《倫敦橋》的早期版本[9]。某些歷史學家甚至質疑是否曾發生過這種攻擊事件[10]。
關於埋葬(可能還活着的)小孩(人柱)到橋基裏的理論出自於愛麗絲·柏莎·高姆(此為原名,後稱為高姆小姐(Lady Gomme))的 The Traditional Games of England, Scotland and Ireland (1894-8)一書,並被總是抱持懷疑的艾奧娜(Iona)和彼得·奧佩(Peter Opie)「發揚光大」[9]。這想法根基於一種「原始」文化的思想,即只要把人埋在橋的地基裏,這橋就不會倒。但至今並沒有考古證據顯示倫敦橋的橋基裏有任何人類軀體。[9]
已有數個試圖解釋歌詞中提到的仙女('fair lady', 'lady gay' 或 lady 'lee/lea')的嘗試,包括:
類近的歌韻早已從英格蘭傳遍歐洲,包括丹麥的歌謠《Bro, Bro Brille》、德國的歌謠《Die Magdeburger Brück》、法國自16世紀已唱頌的《Pont chus》,以及14世紀的意大利歌謠《Le porte》。亦有可能這些歌謠的樂韻,組成這首在英倫三島非常家喻戶曉的歌謠[11]。
外部影片連結 | |
---|---|
有班警察毅進仔 | |
初版歌詞MV |
粵語版本《倫敦橋》的曲名為《有隻雀仔跌落水》(意思是:有一隻小鳥跌落水中)。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中,有人以《有隻雀仔跌落水》的粵語改編版《有班警察毅進仔》諷刺香港警察[12][13][14]。
《倫敦橋》的音韻成為多種不同種類的兒童遊戲時的伴唱曲目。其中一種為人熟悉的兒童遊戲,是由兩名玩家站在兩邊,舉高並互握雙手形成一道橋拱,而其他玩家連串成一長列,當大家唱起《倫敦橋》的時候,那一列的玩家便連串地走過那道「橋拱」,而當唱到尾聲時,那兩名站在兩邊的玩家便將高舉的雙手放下,就如同倫敦橋塌下的狀況,將正正穿越二人的那個玩家捉著,那個被捉著的玩家便輸了。
這首歌與文化方面影響不少,包括了:
政治
詩文
電影
流行音樂
電視節目
足球界
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. On steroids.
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,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's search results,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.
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, simple,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, safe and transparent.